2015-03-31

Meyer - Optik Görlitz Oreston 50mm / F1.8



 鏡頭外觀。

《基本資料》
鏡組:4群6枚。
光圈葉片:6片。
光圈值:F1.8-F16。
光圈調整機構:有光圈頂針、無A/M開關 型式。
口徑:49 mm。
最近對焦距離:0.33 公尺。
重量:約 220 公克。

    總部設於德國最東部薩克森州哥利茲市 (Görlitz, Saxony) 的 Meyer 擁有悠久的歷史:1896 年由 Hugo Meyer 設立、之後以 Meyer Optik Görlitz 為名生產鏡頭,二戰前曾經達到每年能生產十萬支鏡頭的輝煌成績。二戰結束後,東德將境內除了蔡司之外的光學廠進行整併,至此 Meyer 被併入 VEB Pentacon;同時為了避免和蔡司類似規格的鏡頭產生銷售衝突,Meyer 被迫停止多種鏡頭生產線的運作。直到 1990 年 Feinoptische Werk Görlitz 才由 VEB Carl Zeiss 重新被獨立出來成立公司、隨後開始重新以 Meyer Optik 為名生產鏡頭。儘管後來由公營轉私營的過程並不順利,Meyer 至今仍然能以相對低的價格和優秀的光學品質,繼續提供德國本地製造的鏡頭。

    Oreston 50/1.8 目前在二手市場上還流通著的版本大略有:雙環斑馬 (Meyer)、單環斑馬 (Meyer)、黑鐵版本 (Meyer 和 Pentacon 皆有)、有電子接點的版本 (Pentacon);接環則有 Exakta、M42 以及 Praktica B (PB) 三種版本。雙環斑馬的最小光圈為 22、其餘版本皆為 16。鏡頭側面接近鏡尾處有一按鈕,按下可讓光圈縮至預設的數值、類似於景深預覽的功能。

    經常有人發問:此鏡版本如此多,究竟哪個版本最好呢?由於 Meyer 和 Petacon 都有死忠的擁護者,基本上這問題絕對是引爆網路論戰的開始....。純就光學結構而言,此鏡雙高斯的設計應該從來沒改變過。撇開玻璃用料此一無法查證的紛爭,最明顯易見的應該是鍍膜不同而造成的鏡片顏色差異;國外有些使用者的感想是 Petacon 版本的對比稍微高過 Meyer 版本。其實此鏡由來已久,每顆鏡頭從出廠的組裝公差以致於經歷拆鏡清洗...等過程早已無從追溯;與其斤斤計較定要分出個高下,不如找顆品項好的鏡頭努力拍照對筆者而言會更實際些。

    撇開上述的爭論不談,Meyer Oreston 50/1.8 的確是一顆優良的標準鏡頭。搭配 SONY A7 光圈全開之下中央的畫質還算可以、整體成像的表現不意外地稍稍偏軟;以筆者喜歡使用的 f4-f8 光圈範圍內成像相當紮實而對比略低、對於畫面的光線色澤氛圍記錄相當忠實。若是習慣現代鏡頭表現的朋友,可能需要在後製上拉高些許對比及飽和度更能符合口味^^。
光圈全開之下整體表現略顯鬆散。
縮小光圈後成像畫質有相當顯著的提升。
 光點散景是六片光圈葉片所產生特別的六角型。

    此鏡頭在操作上有兩個頗為顯著的特點:(1) 對焦環可轉動約莫 300-360 度之間、對焦行程極長。搭配 A7 手動對焦時畫面放大的功能,就可輕鬆但精準掌握所需的對焦點。(2) 最近對焦距離是相當優秀的 33 公分;相對於一般標準鏡頭的 45-60 公分,此鏡在近拍特寫上的長處應該是不言可喻。另一方面,實際使用時也有兩點讓筆者覺得需要注意之處: (1) 拍攝幾何線條的畫面時,有容易察覺的桶狀變形;使用上宜拿捏中近景的拍攝距離。(2) 散景的二線性明顯,拍攝時需要留意主體後方的背景不宜太過複雜。
 近拍的表現。
桶狀變形。
背景複雜的枝條凸顯了二線性散景。

    網路上關於 Oreston 50/1.8 的中文介紹往往會提及 Alfred Eisenstaedt 的傳世名作 "世紀之吻 (V-J Day in Times Square)" 是由這隻鏡頭所拍攝;但其實這不過是以訛傳訛的美麗誤會罷了。 Pentacon 版本的 Oreston 50/1.8 由於產量較大,使得目前流通價格平易近人、C/P 值相當高;至於 Meyer 版本的價格則要稍高出一些,但仍然稱得上是物美價廉的標準鏡頭。總歸一句,Oreston 50/1.8 是值得 M42 系統入門者擁有的一支好鏡頭。
勝利之吻。(引用來源:WIKI)
其他參考照片:

轉接機身為 SONY A7。RAW 格式拍攝後以原廠軟體轉為 JPG 檔,部分調整亮度或白平衡。
所有縮圖皆可點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